1. 首页
  2. 旅游
  3. 正文

90后女孩奋斗14年从服务员到博士生

“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
即日起,【凉子访谈录】将接收长文投稿。如果您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,想要书写、讲述、记录自己或身边人的真实故事,欢迎您来稿。

本期故事来自相宜。


在某短视频平台上,相宜拥有近一千万的粉丝。

她博览群书,音色优美,擅长旁征博引,能将当地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讲得开阔生动。

她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博士,是同学眼中的“拼命三娘”,一路靠助学贷款和兼职完成学业。她的成长经历,驳斥了“读书无用论”,也鼓舞了很多寒门学子。

突然有一天,相宜陷入网络暴力中,被人肉搜索、质疑学历、诋毁长相。在攻击者当中,还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,持续向她的博士学校、供职单位以及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信访举报。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,相宜不堪其扰,甚至患上了重度抑郁症。

以下是相宜的投稿、自述整理:

01 寒门女孩

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,现在在西安某大学任教。完成教职工作之余,我还通过短视频为大家介绍当地旅游景点,讲解历史文化故事,四年来积累了800多万粉丝。

这些年,很多人夸我知性、漂亮、落落大方,腹有诗书气自华,其实大家不知道,我是从泥土里长出的农村姑娘,有过很多狼狈、灰头土脸的时候。

我家在陕西咸阳的一个农村,三代务农,父母都没什么文化。我的童年以及整个青春期就是两个字:贫穷。

我是在村里上的小学,乡里读的初中,基本是边干着农活边上学。

那时候我们家主要种的是苹果和梨,农民真的好辛苦,一年到头都不得闲。学习之余,我就跟着父母,开花的时候去梳花,结果子了打农药,果子稍微大一点要给它们套袋子避免虫蛀,后期要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又要把袋子再拆下来。就那么顶着大太阳,一个果子一个果子的观察、养护。

每年芒种收割麦子时,都是最忙的时候。放学后我就赶紧跑回家里给父母做饭。个子不够高,就踩着小板凳在灶台前擀面条,这样家里人一进门就能吃上热乎饭了。

其实从来没有人要求我做这些,但是我不忍心看父母那么辛苦,每天早出晚归,衣服弄得特别脏,大颗粒的汗从脸上一直往脖子里淌,最后一年到头的收入也寥寥无几。

我非常爱我的家人,也从不觉得这样的家庭会让我难堪。只是,贫穷也确实给我的青春期带来了一些困扰。

初中的时候,我爸爸因为做运输生意亏损了很多钱,家里的经济情况比之前务农时期还要糟糕。

那时候,每天中午学生都不能回家,只能在学校周边吃饭。可是我的生活费有限,一周大概不到10块钱,每天都要计算着开销,才能避免饿肚子。最常吃的是米线,一碗1块5,最便宜,也最顶饱。同学们经常会在小卖部买各式各样的小零食解馋,我只能默默走开。我的衣服是带补丁的,自行车链条都是断了又接,接了又断,哪里有余钱花在这里呢?

幸运的是,虽然能明显感觉出和周围同学的差别,但是我也没有特别自卑,我的成绩给了我足够的信心。从小到大,我的成绩都很好,中考后进入到全咸阳市最好的高中实验班,高一就考了全校前十名。我的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,但是供孩子念大学的执念特别强烈,砸锅卖铁也要咬牙坚持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父母,我和哥哥才能走出农村,走得更远。

但是,遗憾的是,家庭的事情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习状态。

高中时期,我的父母都非常辛苦,在城里白天打一份工,晚上拉着水果沿街叫卖挣一点零钱,同时还要兼顾农村的果园。所有的艰难我都看在眼里,心理压力特别大。

高二的时候我还能考到年级前10名,基本是考进985高校的水平。但到了高三,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了,对家庭的担忧、对父母的心疼和愧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最后,凭借着高中前两年的基础,我取得了超一本线40多分的成绩,考入海南某大学。

0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

在我视频的评论区,经常有人留言说,觉得我和新东方的董宇辉老师很像。

我很感谢大家的称赞。我自己也特别欣赏董老师,觉得我们真的有很多相似的经历:陕西农村出身,爱好人文历史,为了给父母带来更好的生活,都付出了很多很多努力。

在直播间里,董老师讲的那些历史文化,那些阳春白雪的东西,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内容。

我是土木工程专业,但一直喜爱人文历史知识。本科阶段,我每天都坐在图书馆二楼人文书库里上自习,学完了专业知识,就把座位附近书架里的书全读了。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读起书来也没有任何针对性,古代史、近代史、人物传记等等,什么都看。时间长了才慢慢发现,这些无心插柳习得的人文社科知识,极大丰富了我的视野,涵养了我的品性。

董老师在直播中曾提到,大学时期,他做过很多兼职,有时候下班晚了又舍不得打车回学校,只能徒步返回。一晚上没吃饭没喝水没睡觉,第二天还要继续工作。

我完全能理解这种不易。

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高考结束后一周不到,我就在咸阳自己找了个中餐厅服务员的工作,每天从早上九、十点工作到晚上九、十点。

大学四年,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,但是生活费家里常常是超时才能寄来。为了尽可能帮家里减轻负担,我做过很多很多兼职:坐一两个小时公交去别人家里当家教,做10086话务员,一通电话赚一毛钱等等。因为在海南读书,路程遥远,交通也不太方便,飞机根本坐不起,火车要20多个小时,算下来也得几百块钱。为了省路费,寒暑假我也经常选择留校做兼职。

很多人都觉得在海南读大学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,景色太好了。但我读书期间,连三亚都没有去过,闲暇时间就在学校周边的公园转转,和班级同学一起去了一趟儋州。那些美好的景色,游泳、冲浪等娱乐,全都和我无关。
本科毕业后,因为我成绩一直很好,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发展有所下滑,女性在土木工程领域更是不占优势,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我觉得能给我足够面包的行业了。为了能有更好地发展,我决定读研。

幸运的是,读研之后,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爱好与优势。

相宜在博物馆兼职做讲解员

凭借着语言天赋和学生时代主持、辩论、朗诵的经验,我开始兼职做主持,还在博物馆做过讲解员。虽然为一批游客就讲解下来才能赚几十块钱,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本科时读的那些书,与博物馆里的文物结合了起来,我的历史文化知识有了质的飞跃,也为我之后在短视频平台做历史文化内容的讲解奠定了基础。自读研以来,通过兼职和奖助学金,我安全可以养活自己,再也不用向家里要钱了。

当我有了一定能力,就总想着要照顾家里。每次休息回家都要大包小包在超市买一堆东西带回去。其实我父母完全没有要求我这样做,也不会重男轻女,只要我愿意,他们是一定会供我读研、读博的。是我的性格所致,我总是很想去分担,很想去回馈,反哺之心特别强烈。我没办法只顾好自己,我一定会把家人放在最前面,把他们都安排好、照顾妥当才能安心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的职业之路也逐渐明晰。我觉得自己的性格还是比较适合在学校工作,所以就决定继续读博,以后在大学任教。

相宜授课中

03 突遭网暴

2018年,我博士三年级在读。国庆节假期,我在抖音上刷到了很多祝福祖国的朗诵片段,兴致一下子被提起来。

从小到大,我都很喜欢朗诵、主持、表演,从小学开始就有老师夸我音色好听。我也是个挺有家国情怀的人,每次看到相关的内容,都很容易热泪盈眶。那天,几种情绪夹杂着,我来不及多想,手机在办公室一支,拍了段“祝福祖国”的视频,发布后就到实验室忙去了。结果下午打开手机一看,已经有好多人点赞。几天后,粉丝就涨到了10万。

我不懂自媒体这个圈子,也没把拍视频太当回事儿,读博才是我生活的重心。但是在那之后有粉丝不停地私信催更,我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,就尝试介绍解读了西安本地的很多文化旅游景点,也分享关于历史文化的内容。虽然中间也曾因为学业断更半年多,但粉丝依然保持在200万左右。2020年博士生毕业答辩结束后,回望之前的寒窗苦读,我内心百感交集,就陆续发布了几条关于自己求学经历的分享,粉丝很快涨到了近1000万。

相宜为大家介绍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

拍视频其实挺辛苦的。我一个人,没有任何团队,从文案、拍摄、发布都是自己在做。虽然是业余爱好,但我挺和自己较劲的,比如一直坚持不剪辑,一镜到底。刚开始的时候,总会遇到卡壳、眼神飘掉了、表情不好种种问题,一条两分钟左右的视频,经常要拍七八遍。但我甘之如饴。

对于我来说,短视频平台就是我和世界连接的一个窗口,我把它当做朋友圈,当做展示自己的平台。我也很高兴,自己分享的一些内容,能让大家对历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,对于个人成长有所收获。

网暴是突如其来、毫无预兆的。

2020年底,平台上突然出现很多不熟悉的账号,质疑我的身份,攻击我的长相,甚至造谣我整容。他们说,我是假博士,本人是个演员,依靠背后资本的砸钱才能这么快速地涨粉。这些人还对我进行人肉搜索,把我的真实姓名,博士就读学校,甚至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找出来进行断章取义……长相,学历,谈吐,成长经历等等,粉丝们称赞我什么,他们就对什么进行诋毁。

这些人,乍看起来好像是在“大义凛然”地主持正义,其实说出的话毫无事实根据。不明就里的网民都在看热闹,也有很多人被他们误导,“相宜话题”在抖音上点击量达到了几亿次,“相宜博士学历”词条甚至登上了抖音热搜榜第一位。后来,直到我在直播时晒出了学位证书,舆论才逐渐平息。

持续一周的网暴让我身心俱疲,但没想到,更让我痛不欲生的事情还在后面。

从2020年初开始,在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,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性李某某,伙同两个帮凶,持续对我进行人身攻击,让我心力交瘁。

线上,李某某以发布短视频的方式,对我进行侮辱诋毁、叫嚣威胁,放话说我绝对不可能拿到博士学位证,她也绝不会让我顺利进入高校任教。

线下,她持续地向我的博士就读学校、任职学校以及陕西省教育厅、信访办、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西安未央区派出所等单位寄送举报信,为我捏造很多莫须有的罪名。

很多举报内容想起来真的非常可笑。

我在直播间引用台湾作家龙应台关于教育孩子好好读书的一段话,她就举报我“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公然发布台独言论”;我介绍日本作家的书,原话是“这是我们的央视新闻,这是我们的人民日报,这是我们的各大自媒体平台,都曾推荐过的一本书,这是我们的……日本作家中村恒子老师写的《人间值得》”,她就断章取义说我多次公开发言“这是我们日本……”诋毁我是亲日分子。

李某某甚至还说,我没有教师资格证,没有资格当大学老师。多可笑啊,她都不知道高校教师是可以先入职,后考取教师资格证的。

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,李某某每天就是这样,断章取义,惹是生非。我作为一名党员,一名大学老师,明知她在胡闹,可每一次都得按照程序进行解释。

我们当地有关部门有“有案必回”的规定。以学校为例,每次收到举报信后,从分管校长到教工委、学工部、纪委、研究生院,十几位领导老师都得一层一层进行回复。那段时间,我光是情况说明的材料就写了20几封,等于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20几次。

无尽的骚扰,让我名誉受损,内心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我原本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,对生活充满了热情。可因为这些无妄之灾,我的生活就像陷入了沼泽泥潭当中,昏天黑地,生无可恋,不管做什么事情头顶上都像有个阴影在笼罩着我,对生活完全失去了期待。

2021年6月及8月,我先后在西安、北京两地的医院做了检查,被诊断为重度抑郁。

04 无缘无故的恶意

刚陷入网暴时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。我完全不理解,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对一个陌生人,编造如此多的谎言,产生如此大的恶意?为什么是我,要遭受这样的攻击?我到底做错了什么?

后来,我慢慢发现,流量就是原罪。我的错可能就是,短时间内爆火,流量加身。

其实短视频平台上一直有这么一个群体,自身粉丝不多,看到平台上谁火了,就以谁为题材进行编排,根本不在意真实与否。带节奏,蹭流量,通过这种方式,平时几百的点赞数可能会飙至几千甚至几万,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时间长了,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占到了便宜,看到了商机,也不断加入进来,成为网络暴力的主要推手。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人蹭够了流量,看到数据再无增长,就会转向下一个目标。

如今,我甚至已经记不清那些无良博主的样子,他们对我的伤害我也可以忽略不计。网络生态如此,不过是一场闹剧。

最让我不解的还是李某某的行为。我从未与她有过任何交集,她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大的时间精力,来骚扰污蔑我?她的所谓“举报”,屡次被相关部门驳回,我的清白早已被证明,为什么她还在自欺欺人?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我真的非常失望,甚至一气之下选择退出短视频平台,1000万的粉丝也不要了,我只想要平静的生活。

相宜在国家网信办举报李某某账号,第二天李账号被封禁

2021年8月,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,我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,在李某某现居地,北京通州宋庄派出所报了警,也进行了刑事立案,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。

相宜在李某某现居地北京宋庄派出所报案

去年11月,我的心情平复了一点,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:我要重回短视频平台,继续发布作品。

这不意味着过去的事情都翻篇了,而是我与自己和解的一种方式。当初离开这个平台后,虽然暂时接触不到那些让人烦心的事,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被解决。

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个逃兵,被别人打得鼻青脸肿,毫无还击之力,没为自己讨回公道,就匆忙逃回了自己的安全区。我才30出头,毕业不久,人生才刚刚开始。如果我没办法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的话,那从今以后,我干啥事都干不成。

回想这三十多年,我拥有了很多从未想过的收获,不用再为吃穿用度忧心,能得到那么多粉丝的支持和爱护。只是我也从未想过,自己会遭遇嫉妒、污蔑、攻击,工作、生活、心理状况都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
但无论如何,我知道,网络上依然有很多明辨是非的朋友,他们可能是沉默的,但是他们心中有是非观,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再次回归短视频平台,继续发布作品的原因。我想告诉支持我的人,相宜没有说谎,也没有被网络暴力打倒。我也希望通过我的维权,今后不再有人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。

我会继续为大家讲解历史文化知识,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;会继续分享我的个人经历,为年轻的孩子们答疑解惑;也会和学校一起继续维权,抵制李某某干扰工作秩序、诋毁高校老师。我要继续做那个积极乐观、像野草一样顽强生长、百折不挠的相宜,才不辜负这些年来自己吃过的苦。

-END-

文章转自北京青年x凉子访谈录同名公众号:

我是寒门女孩,当得了工科博士,却对抗不了网络喷子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人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iLvwanjia.com/travel/102657.html